
2014年10月15至16日,CEN/TC 309/WG 1、WG 2工作組會議,ISO/TC 216/WG 1工作組會議以及CEN/TC 309 & ISO/TC 216以及ISO/TC 137年會會議在德國皮爾瑪森斯相繼召開。參加會議的有中國、美國、南非、德國、法國等九個國家的二十余名代表,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yè)研究院組織相關人員作為中方代表參加了此次系列會議。

繼ISO 16187首個主導標準發(fā)布后,中國又在ISO/TC 216 &CEN/TC 309會議取得了系列突破,共有6項國際標準由中國申請主導制定并成功通過了投票,這6項標準分別在物理、化學、微生物、鞋類術語領域,這意味著中國在ISO/TC 216的全部工作范圍內主導國際標準的制定。
喜訊不僅如此,ISO/TC 216在此次會議上成立了術語工作組,中方代表又成功爭取到此職務。盡管中國為非英語母語國家,作為術語工作組召集人不是很適宜,但是中國以往的努力工作得到全體與會成員國代表的認可。截止到目前,ISO/TC 216下共設立兩個工作組,分別為微生物和術語,均由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yè)研究院承擔召集人職務,這必將為中國在國際標準化工作中爭取到更多的地位和話語權。
中國取得的系列突破也體現在另外一個國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在隨后的ISO/TC 137年會,中國在此領域的標準制修訂工作也結碩果,在中國艱難爭取兩年后,此次年會終于通過了中方的申請,由中國主導修訂ISO 9407標準,該標準是截止到目前,該國際標委會下最重要的一個標準。中國作為世界鞋號的使用者之一,能爭取到該國際標準的修訂工作,這保證了中國能將該標準實施過程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完善到國際標準中,也能彰顯中國的鞋類技術和標準化水平。
中國代表參加國際會議已堅持9年,在此期間,從原來僅作為國內技術對口單位參加國際會議,到申請到歐盟觀察員、國際秘書處、國際工作召集人單位等角色的承擔,2013年中國首個主導國際標準的發(fā)布,這一切為中國在國際標準化道路上豎起一個個的里程碑。今年取得的系列突破表明中國在國際鞋類標準化領域的貢獻率和話語權明顯提升,這對提升我國鞋類的整體技術水平意義深遠。